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麻城天气预报

麻城热线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社区广播台
热门
最新
查看: 1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届中国歌剧节论坛:专家呼吁让歌剧贴近大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9: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信关注,及时获得电影信息
新华网福州11月14日电(记者 林凯)在1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论坛上,来自全国歌剧界的专家学者呼吁让歌剧贴近大众,促进歌剧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提起歌剧,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西方歌剧,其实中国歌剧艺术工作者也曾经创造过辉煌。《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批作品,都成为音乐会及群众文化活动中雅俗共赏的曲目。”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说,“中国歌剧发展到现在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要让歌剧贴近大众,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
王祖皆指出由于制作成本高、投入时间长,歌剧演出的高票价超过了一些普通观众的承受能力,如果去剧院看歌剧的成本居高不下,那么观众很可能被更容易获得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王祖皆认为歌舞剧院要在自身的制作、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下工夫,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拓展票房收入等方式,使歌剧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演出市场。此外,有关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希望能加大对歌剧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在普及西方经典歌剧作品时,由于以原文演唱,一些观众接受起来有困难,常常反映听不懂。”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郑小瑛说,“这种做法已经将大多数普通观众挡在歌剧大门之外,也剥夺了中国许多有才华的青年演员的表演机会。”
郑小瑛认为多数中国观众还是习惯于在逐字逐句都能听懂的情况下,欣赏音乐和歌唱的美妙,“中文版的外国经典歌剧会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世界文化交流的成果,也许还能给各省市歌舞剧院的创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指出,当前歌剧创作出现“井喷”现象,但一些作品与观众往往是有距离的,比如有的创作者并不考虑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本民族的,明明是中国的乡村却一定要用外国的曲风来表现。
“文化离不开自己的土壤,离不开受众,歌剧要为我们最广大的人民服务,要让外来的艺术服中国的水土。”蒋一民说,“在歌剧的创作和发展方面,除了借鉴外国的经验,我们也应该坚持从前辈们经过努力探索而建立的中国歌剧传统中汲取养分。”
“努力解决好继承、融合和创新等问题,中国歌剧将赢得市场、赢得观众、赢得未来。”王祖皆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无图浏览|小黑屋|联系我们|广告报价|免责声明|新手上路|手机访问|麻城热线 ( 鄂ICP备12016569号-1  

鄂公网安备 42118102000134号

GMT+8, 2024-6-8 07:32 , Processed in 0.09209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麻城热线 X3.2 © 2001-2014 湖北锐火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