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麻城商贸物流城自足麻城,辐射大别山区。致力于打造中国中部商贸物流至高点。2004年3月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目标,麻城作为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背靠大别山,融入大武汉,一市跨三省,处于“三纵三横”的国家级公路、铁路交通网络的核心,四通八达、东西南北连接了深圳、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80%以上的特大城市。枢纽通天下,是大别山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发达的交通必将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麻城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可以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加快发展,将麻城建成大别山的商贸物流中心,辐射全国市场!2010起麻城市委市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着手部署“西城新区大开发,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全民行动,建设名城强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将在西城新区规划100万平方米作为商贸物流试验区。以“三纵三横”的国家级公路、铁路交通网为线,在西城新区9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实施“工业强市,商贸兴市”宏伟计划,通过发展以商贸物流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带动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沿海产业工人回流问题,使一、二、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繁荣发展。促进老区经济的跨越发展。随着西城新区开发进度的推进,地处老城区与西城新区开发中心交接地段的麻城商贸物流城,在尽享老城区丰富生活配套的同时,可坐拥新区便利的交通配套,处于“三纵三横”的国家级公路、铁路交通网络的核心,四通八达、东西南北连接连接了深圳、成都、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全国90%以上的特大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在西城新区大开发、经济产业格局大调整的政策指导下,麻城商贸物流城一期汽摩配大市场项目自试业以来,响应政府号召,与市俱进,响应国家和两会(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中国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协会)号召,以首届大别山经济发展论坛汽配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方针,致力于统筹规范麻城汽配市场,大力发展汽配集群产业经济,始终把“招商、安商、养商、富商”作为头等工作,实行招商先行战略,开业一年来,招商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划行归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国各大品牌汽车、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车经营商家、各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和配套服务商和二手经纪商家竞相入驻,呈现“汽配产业、唯我独尊”的商业鼎盛发展趋势,截至2012年5月份,入驻商家已高达近百户(品牌汽车经营商家:宝马、丰田、别克、标致、本田、大众、斯柯达、雪铁龙、比亚迪、日产、铃木、奇瑞、东风小康、起亚、中华、福特、马自达、现代、江淮、长城、奔腾、荣威、福田、江淮南骏、开瑞、乾达电动汽车......品牌摩托车经营商家:雅马哈、光阳、嘉陵、大阳、力帆、钱江、隆兴、大运、天马、豪江、三铃、飞肯、田达、建设、宗申、银翔、金城、铃木、华鹰、珠峰、赤兔马、王野、众星、美豪、狮龙、卡西亚.....品牌电动车经营商家:优狐、大阳、王派、凤凰、海日、奇蕾、比德文、功夫龙、轩马、江峰、真爱、世纪鸟、悦铃、万事利、新雁、顺而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招商成果,创造了市场交易破亿元大关的销售额,已逐渐发展成为麻城和整个大别山区的领军巨头集群经济产业综合体,成为大别山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产业标志。为发展老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同志、黄冈市市长刘雪荣等领导一行在麻城市委市政府领导人的陪同下来我市场考察并指导工作,对麻城商贸物流城的的长远发展潜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二、活动内容: 本着源于老区人民、融入老区人民。服务老区人民的企业理念,为了回报麻城广大市民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为了以后划行归市工作更深入的发展和推进,商贸物流城巨惠让利广大市民朋友,“买车送现金 现金、抽奖双重豪礼大派送”活动从五一起隆重拉开帷幕,并持续开展。以五月为活动试验月(五月份后根据活动成果再调整)五月期间凡来我市场购买任意一款电动车、助力车的朋友凭购车发票和个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均可领取300元现金奖励,购买任意一款摩托车凭购车发票和个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均可领取500元现金奖励,所有从 三、发展规划: &科学认识西城新区之“四新”为商贸物流城的发展谋求利益最大值 新空间西城新区是东接孝感乡路、西抵中馆驿镇区、南至举水河畔、北到沪蓉高速公路的约95平方公里的新区。麻城70%的工业企业和90%以上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这里布局。省级开发区包含在这个区域之内,享受着许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这个区域不是数量的扩张,而是质量的飞跃。这个区域将会是麻城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驱动力的一个“增长极”。麻城商贸物流城正处于这个新空间的起点和核心地段,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全新的空间,与市委市人民政府开展更多的合作,争取更多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优惠政策,让政府参与我们的发展规划和招商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深入推进和发展。 新格局新城区建设的理念应是“综合城市”,其定义立足点不是“区”,而是“城”。首先应当是一个“城乡一体的复合区”;其次应当是一个“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复合区;同时还应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平衡”的复合区。区内有山(五脑山)有水(举水河、),生态环境极优。商贸物流城是三大产业复合区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城区建设理念的第一实践因素,决定着西城新区大发展质量的飞跃。在西城新区“一轴五园”开发(106国道,黄金桥工业园、中馆驿工业园、金通湾户外用品园、商贸物流园、生态湿地公园)等重大开发项目中树立精品名品意识,真正把商贸物流城项目打造成精品之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为发展成为民营100强、行业领军企业而努力拼搏,力争早日将商贸物流城打造成“百亿元级”产业新区。 新品牌 市场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麻城商贸物流城是麻城市政府西城新区开发战略中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是麻城争取创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可以与武汉城市圈建设有效对接,做好货物物资配运传输工作,使鄂东枢纽、华中物流基地对接建设成为现实。可以争取更多的经济空间和政策空间壮大商贸物流城的规模。这是一个大平台,如果运作好这个平台,麻商贸物流城的产业水平和建设将会有一个“非均衡式”发展。 “新面貌”。经过5-10年的努力,要使麻城商贸物流城发展成为麻城经济发展的一个实力名片、活力名片,实现两个创造:即在经济上为麻城创造一个中国特大型商贸物流集群产业批发超级航母;在城市建设上,为麻城再创造一个继融辉商业区之后第二个麻城商业氛围最浓厚、人气最旺盛、发展势头最迅猛的商业脉源城 推进麻城商贸物流城开发建设三大举措 (一)坚持高起点,科学编制新商贸物流城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城发展定位是:它是麻城西城新区开发的大舞台、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引擎,是麻城建设“两型”社会的试验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新项目和经济名片。作为武汉向大别山辐射的桥头堡、大别山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是武汉一小时经济圈和大别山地区的经济引擎、是四通八达联通全国东西南北特大城市的商贸集群产业核心地,按照“产业新区、产业新城”的发展目标,商贸物流城规划编制要突出“沿路”(金桥大道、孝感乡北路与沪蓉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与沪汉蓉快速铁路连接点)、“沿山”(五脑山)等特点。做好新区“一轴五园”等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升规划档次。要在规划中贯彻组团式开发理念,如在麻城铁路南站和北站间考虑以两个火车站为“极核”,以现有已成形的麻城经济开发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金通湾为基础,通过与生态廊道、绿带、水湖泊、高速公路,铁路的延伸和衔接,在将近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设计成彰显城市独特个性魅力的核心汽配产业核心聚集区。 (二)坚持攻重点,强力推进商贸物流城配套设施建设。首先重点道路建设,拉开新区总体框架。要按照西城新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迅速推进纵横重点道路的施工建设,尽快拉开商贸物流城的基本路网,形成新区的总体框架。当前重点要推进商贸物流城“孝感乡北路”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孝感乡北路,延伸建设孝感乡北路,为商贸物流城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推进重点设施建设,完善商贸物流城市场功能。重点突破闵五路与孝感乡北路地段文化娱乐项目和星级酒店工程的开工建设。文娱项目主要包括类似剧院、图书馆、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广场等等子项目,要采取“捆绑组合”或“各个击破”的建设形式,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成为商贸物流城的新标志、新景观,还可定期举办一些文娱活动,类似羽毛球比赛、民俗歌唱表演、品牌车展销会等形式通过副业拉动人气,吸引眼球,从而带动我们的工作更深入纵向开展。 四、发展思路: 第一,谋划中长期发展战略,注重提升发展。 在抓紧落实国务院和麻城市委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推动“十二五”规划中物流战略重点的实施,并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划2011~2020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第二,推动集群产业物流社会化,促进融合发展 鼓励品牌个体私营商家分离分立物流职能,整合外包物流业务,推进物流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重视商贸物流配送系统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增加物流功能,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入驻商户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通过与麻城汽配工业制造商、物流运营商、金融企业加强合作,融合发展,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一期汽摩配大市场应积极培育商贸物流个体私营企业群体,加快集约集群发展。 争取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汽配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品牌车经营商家配套服务经纪商家整合内部物流和商品资源,分离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支持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性质转型。鼓励汽配格子或者私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壮大自己的规模与实力。放宽市场准入标准,继续推行免租两年政策,鼓励社会民营股份资本进入商贸物流城发展。支持商贸物流城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在专业服务领域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个体商家,扶持引导中小型商户健康发展。加快商贸物流城评估工作进度,不断扩大物流覆盖面。 第四,整合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协调发展。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衔接和配套。扩大沿线运输铁路和水路干线运输比重,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定向城市配送的功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根据货运中转、商品配送和生产需要,合理布局商贸物流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能高效率服从商贸城物流工作的配送中心。加强同铁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阳逻港口、货运场站等物流节点对接设施的建设,通过整合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 第五,重视同区域、城乡和市际省际物流合作,推动集聚集群产业发展 第六,推广应用新技术,追求创新发展。 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商贸物流城物流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互联网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支持物流业一体化运作。 第七,加强行业自律和基础工作,保证健康发展。 着力做好内部基础性工作。继续完善内部人事、物业等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和其他企业物流的合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