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城市发挥文化工作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助推发展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挖掘传统文化。成功叫响了“杜鹃花城”城市名片和“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品牌,东路花鼓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麻城凤儿》获得屈原文艺奖、省六艺节金奖和首届地方戏曲展演九项金奖,开发古杜鹃花,挖掘麻姑献寿,凤凰来栖等经典,吸引了人气,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全长108.9公里的麻城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和保护烈士陵园和乘马会馆等重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实施将军故里修复改造工程,建造王树生、王宏坤、陈再道等将军纪念性建筑,完善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来家垸兵工厂旧址、可行桥烈士塔和三烈士墓等重要革命遗址遗迹,美化生态环境,创优社会环境,提升了“精气神”。
实施文化惠民。累计投入资金760万元,先后建起村级文化活动室715个,配备电视机、影碟机、音响、电教片,常年开放,实现了全市行政村(社)全覆盖。为满足农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今年还将建立279个农家书屋,配图书1500余册,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免费、实用、安全的学习上网服务。全市还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今年全市已组织送戏下乡100余场。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灵魂,服务为重点的特色之路,推动了“文化强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