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发展质效
麻城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长袖善舞
近年来,麻城经济开发区不断壮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逐步摆脱以依靠政策优惠等“外力”驱动和粗放增长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走上了以创新、提升、转型为特征的二次创业之旅。元至10月份,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均在46%以上。
在产业结构上,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引进和发展了以兴业钢铁炉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城市矿产集群、以屯仓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管业集群,与麻城工业布局形成产业配套发展的联动格局。在生产力布局上,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差异化竞争理念,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培育,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开年至今共引进12个项目,总投资28.7亿元,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两家、国内500强企业两家。在产业发展驱动力上,从以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综合引进资金、智力和技术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和附加值。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投融资机制、重大项目决策及跟踪服务机制,为产业转型提供个性化、深层次服务。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借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帮助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提供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帮助企业“出壳”并迅速成长,搭建产业高端化的发展主平台。先后扶持了正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革新,大帆汽配有限公司二期开发并投产,福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产品的生产线改造。
搭建区域交流平台。鼓励区内企业交流,促进信息和技术的扩散,加大知识创新和外溢效应,促进知识要素培育。管委会每年一到两次组织区内企业老总举办联谊会,增强区域内知识、科技信息的流动效应。
搭建产业配套平台。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产业转型的轻型化、高端化提供支撑。区内金融、中介组织、信贷等各种三产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纷纷入驻,功能完善的中部物流城、金通湾大市场已完成一期工程并运行,为园区发展构建了立体服务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