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近年来,麻城市以“杜鹃花”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业火了,其旅游门票收入从最初的20万元、50万元,到100万元、200万元,今年一下子跳跃式突破了1000多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其超常规发展的旅游业,以至于被业内专家称之为“麻城杜鹃花现象”,并当做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但在火爆的旅游业背后,离不开麻城倾尽全力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这样说,是麻城重视发展交通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才使这久藏在深闺的杜鹃花“越开越艳”。
麻城市地处鄂东北的大别山脉,近几年交通发展非常迅猛,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新城:106国道贯穿全境,“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铁路、沪汉蓉铁路、汉麻铁路)在此联接,尤其是纵跨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与横贯东西的沪汉蓉快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四条国家高等级主干道在麻城呈“井”字型交汇。麻城拥有京九铁路和沪汉蓉快速铁路两个二级火车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境内基本上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也正是得益于这一交通优势,麻城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然而,由于麻城地方财力有限,虽然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主骨架,但是从主要旅游景区到主骨架公路之间,一直没有联成畅通的公路网络。道路不畅、交通不便等原因严重地制约着麻城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发展旅游事业,麻城市委市政府把修通旅游公路,将旅游景区之间一线串珠作为发展麻城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从2009年起,该市交通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先后投资1.1亿元对全长92.3公里的106国道进行大修刷黑改造,目前全线即将完工;投资2900万元,对全长9公里,一直以来遏制龟峰山4A级风景区发展的龟峰山景区上山循环路,按山区二级公路标准进行了改造刷黑;投资1.7亿元完成了全长108.9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麻城段)。
与此同时,该市交通部门为了解决杜鹃花旅游旺季期间的“井喷现象”(单日游客达到9万人次),于今年6月份开始又动工兴建一条全长8.3公里,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龟峰山景区下山循环路,该项工程预计明年4月份可以完工。届时,麻城就真正地形成了景区旅游公路与国道、县乡道公路的相连,国道、县乡道公路与高速主骨架公路相连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麻城旅游事业也将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由旅游途径地向“快旅慢游”的旅游目的地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