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国家统计局通报,内地5月CPI涨5.5%,创34个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涨11.7%。在当前物价“涨”声一片的大背景下,麻城市城区的“马路菜市场”为平抑蔬菜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麻城广大市民所欢迎。 “马路菜市”就是菜贩以天为帐,以路为摊,当街叫卖。据了解,麻城城区现有商贸步行街东路口、南正街路口、建设路口、烈士陵园路口、闵家桥路口、南环路口、闵五路口等几个比较大一点的“马路”菜市场。为什么条件如此简陋的“马路”菜市备受市民欢迎?接连十几天笔者穿行其间,寻找答案。
在麻城商贸步行街东路口,笔者发现每天天一亮到7:30分之间,附近的菜农、菜贩便挑着担子、推着板车、骑着三轮车汇集于此,各自按先来后到顺序占一个位子,摆上茄子、豇豆、毛豆等各种季节性蔬菜静候买家。因其没有中间周转环节,这里的菜价普遍要比正规的农贸市场便宜10%—30%,而且都是本地菜,比较新鲜,味道纯正,因而深受市民喜爱。每天这里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俨然一正规的农贸市场,麻城市城区的其它“马路菜市”大都如此。
但笔者同时发现,因这里并不是正规的菜市场,影响步行街的开业,每天8:00之前,步行管理理办公室的人员便会前来“撵街”。每到此时,这些卖菜的爹爹婆婆、中年妇女便会惊慌四散,但第二天菜市照旧开业,如此周而复始。
对于“马路”菜市深受市民喜爱的这一现象,笔者暂且不去讨论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其对平抑蔬菜价格,满足部分市民菜篮子要求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是受老百姓欢迎的东西,政府部门为何不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为何不因势利导,为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此,笔者希望政府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能,为菜农、菜贩提供更多合法的卖菜市场,让市民能够真正买到既放心又便宜的本地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