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下岗、贫困户年龄偏大,无一技之长,找工作难。同时,单位(雇主)为图省时省事,找更合适的人选,又委托社区居委会帮忙推荐人。 在“人求事”和“事找人”之间,不少社区居委会成了企业(雇主)和求职者的桥梁,担起职场中介的责任。这一“客串”现象,正好符合市府的文件精神。 社区联手中介 免费介绍工作 长虹路社区的“小保姆家政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联手,免费为下岗职工介绍工作,近两年帮助下岗工人就业600多人次。 该社区党委书记胡道菊介绍,社区的工人新村很典型。这个社区1000余户居民中,不少人员因企业破产而下岗。 2005年,“小保姆”公司负责人冯发贵找到他们,说想在该小区租店开中介服务公司,胡道菊便和她商量,希望她能和居委会联手,为下岗职工找工作。 该中心开业后,只要是社区的下岗职工、低保户,该店一律免费为其介绍工作。 前几天,小区新开一家餐馆,由于招不到合适的店员而延迟开业。居委会便主动联系店主,仅半天时间,就推荐了6名下岗工人。 这些工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能吃苦耐劳,店主很满意,下岗工人对居委会也感激不已。 年龄偏大没手艺 下岗工人就业难 3月初,家住永安桥社区的涂女士一直待业,家境很困难,就到社区去办理低保。 社区工作人员见她只有30多岁,靠低保生活不是长久之计,便帮她在沃尔玛找了份卖服装的工作,每月1000元左右。 该社区工作人员刘灿说,对有工作需求的居民,他们先登记备档,然后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2月24日,樊城区定中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领着几名残疾人,到回天胶业、追日电气等企业求职。 据了解,社区居委会为下岗、贫困居民找到的工作,多是在酒店、商场、娱乐行业,从事门卫、保安、保洁、销售、厨房工作等工作,再就是钟点工、保姆等。 胡道菊说,社区许多下岗工人没有手艺,年龄偏大,从事技术行业没人要,体力活又做不了,这是他们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 工人可靠又省事社区推荐很省心 在社区居委会为下岗工人谋出路的同时,许多单位或者雇主,也委托居委会寻找工人。 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委托居委会“代招工”,不仅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招聘成本,而且推荐的人员可靠、很实用。 2008年,长征路的百洋宾馆、游乐园等单位和丹江路社区建立了联系。3年多来,该社区为辖区单位推荐了200多人次。 百洋大酒店经理赖襄认为,通过社区居委会招人,企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员工也很稳定。 除招工外,很多人也委托居委会找家政服务、保姆等。不少市民认为,社区推荐的人比中介公司介绍的更可靠。 客串中介要负责 社区切记把好关 不少社区表示,不管是推荐工作还是帮助招人,居委会都要对双方负责。 长虹路社区党委书记胡道菊介绍,社区首先要了解单位(雇主)及求职者,避免发生劳资纠纷,让单位(雇主)、求职者都满意。 对这种“客串”中介的现象,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沙鸿称,只要能招到合适的人,单位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招聘方式。 他说,社区是劳动保障的基层机构,2009年,市政府就下发通知,要求社区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稳定一户。 沙鸿说,社区在解决居民就业时,要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并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