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湖北正在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麻城市也派出了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到底怎样?群众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难题?4月19日,麻城市委书记李开寿悄悄下乡到宋埠镇张徐村,直奔田间地头,走访普通农户。
当日下午,刚从南京出差回来的李开寿,风尘仆仆赶到麻城汽车站,花8元钱购买了车票,登上了J82872车号班车,45分钟后班车停在宋埠镇街头。去张徐村要坐机动三轮车,一名司机告诉客人:包车20元一趟。付款后,李开寿上了车。下午4点30分,三轮车在张徐村村头停下。 李开寿与麻城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戴福生登上麻木去张徐村。
李开寿直接来到田间,看到村民朱雨林正在挑水,他主动凑上前去说:“老人家,是在挑水浇钵基吗?”“是的哟。”“你歇下,我来帮你挑。”“不好意思啊!”“没关系,我来帮下你。”李开寿接过马桶,拿起扁担,在旁边一个摇井旁取水,然后挑到对面的地里。李开寿边浇水边问:“老人家,最近有不认识的人到你家吗?”“工作队的,他们问这问那的,很关心我们哟!”“你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哟?”“主要是没劳力,在家的老的老小的小,这些活没人干哟。”“不要着急,我们想办法在本村多办些厂,让年轻人回家来做工,两边兼顾。”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开寿挑的上十担水,已把朱雨林家的棉钵地浸湿了。
李开寿边帮助村民放棉种,边跟他们聊天了解情况
李开寿又到旁边帮一位老大娘做棉花营养钵,老人叫徐桂珍,她告诉李开寿:“我们这怕天干,缺水,要是能安上电,打个井,人就做得轻巧些!”帮徐桂珍做完营养钵之后,李开寿又到在相邻地里干活的李昌华和张凤英老俩口的棉钵播种现场帮忙下棉种。“老人家,你家去年种多了少棉花哟?”李昌华回答说:“种了4亩多。” “今年计划种几亩?”“今年想多种点,就是这雨水不争气,几个月没下雨,怕干哟。还有一点就是种子涨价了,肥料、化肥也跟着涨了,收入怕是赶不上去年哟。”
张凤英是五六十年代的“棉花姑娘”,她说:“过去是大集体,人多力量大,抽水有机械,现在是单家独户各忙各的,最让人头痛的是缺水。”她的老伴李昌华接过话头,指着田畈西头说:“你看这一片130多亩地,用水都困难哟,一遇干旱我们是干着急。”李开寿问:“有没办法?”“安几个变压器,牵根电线到田边,我们就可打水井用电抽水抗旱。”“谢谢你这个好建议,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 夜幕降临,李开寿给宋埠供电所所长陶志斌打了求援电话。晚上李开寿正准备在农民徐德安家吃农家饭。不一会,陶志斌就带着宋埠供电所配电班班长成荫赶过来了。李开寿说:“张徐村只有一台变压器,群众抗旱想打机井,能不能想点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工作组已衔接了几次,我们也实地看了,要是列计划可能要先申报,等省里批下来才能动工。”“春耕如火如荼,不能耽误,能不能先动手后申报?”陶志斌回答说:“好的,我们采取先垫资垫材料安变压器,架低压线的方法,等项目批下来再入库双还。”“一言为定,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再协商。” 晚上9点至10点,李开寿独自打着电简,先后到张徐村农民徐双全、李顺莲、周菊香、徐国来、王习芝、徐宝山、陶和花、徐金国家,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盼,抽查和了解工作队员的进村入户情况。 李开寿召开会议听取工作组的情况汇报
晚上10点30分,在农民陶德安家,李开寿召开工作队情况通报会,就下段工作进行安排。
时钟敲响23点,李开寿等人夜宿农家,结束一天忙碌。 据悉,麻城市共有20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脚印农家办实事。麻城市级领导干部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接搭班车到点上与群众同劳动,了解干部做实事情况,然后对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抽查。目前,已有30多名市级干部到一线同群众同劳动,住宿农家,整改不适事项60多个,深受群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