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工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到家庭,自己感觉很满意。”家住枝江市顾家店镇罗家河村农民郑海军,原来一直在家务农,今年他在湖北枝江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后成为该市姚家港化工园一家企业的员工。目前,枝江市像郑海军一样经过就业培训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达万余人。 在今年初枝江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童登平等部分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建议》,要求政府研究出台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企业对接,搞好用工培训,着力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为落实代表建议,枝江市把四家工业园区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平台,在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和项目落户进度的同时,结合园区企业对技能工人的需求,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培训教学模式,通过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联手,对农民进行订单、定点、定向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了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就业的有效对接,为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了“就业桥”。 今年以来,该市组织企业用工服务专班,深入各个工业园区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依托宜昌市二技校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制订《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同时,与湖北三宁化工、长城之星酒店、湖北松懿力腾电子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多个教学、实习场地,组织6000多名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三宁化工等工业园区企业培养输送了3000多名化工操作、电子装配、陶瓷工艺等专业技能工人,为奥美公司等纺织企业输送熟练工2000多人,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