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夜幕降临,麻城市朝圣门外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在各自门口,面对改造一新的街道,悠闲自在地摇着扇子、品着浓茶,谈天说地,笑逐颜开。只剩两颗牙齿的九旬老太李奶奶乐不可支地说:“我是土快填平颈的人,往日看到街上破破烂烂,落雨时满街是水,各家各户总是关门闭户的,心里闭气得狠。现在这条路修好了,我们心里熨贴得狠,感谢政府为大伙做了件大好事啊!” 这是麻城市政府和市住建局实现三大城建民生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之一。 城市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怎样完善和配套其功能?麻城市副市长郝胜勇坦言:“城市怎么建?市民说了算。”今年年初,麻城市委、市政府和市建设局在确定今年的城建工程和项目时,问计于民,把决策权交给市民。从“市长信箱”、“行风热线”、“两案”(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信访纪录中,经过归类、筛选,确定城建投资方向和建设项目。根据财力、物力现状,将解决城区居民“行路难”、“住房难”、“入厕难”作为今年城建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 在资金筹措上,麻城市坚持做到主管部门筹一点,受益单位和居民集一点,上级和市政府补一点,先后筹措三大建工程款4059万元。 解决居民出行难。近年来,麻城市区主要街道建设突飞猛进,但一些支街小巷的建管明显滞后。建设路与和平路交叉口、朝圣门外街、宋家垸小区等地一遇大雨街道成河。朝圣路支巷、绅伶巷、河东大道旁支巷等地因未硬化或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睛天尘埃飞扬、雨天泥水流淌,给居民出行造成诸多不便。 今年市里筹资400多万元,启动城区十多条支街小巷改造工程,彻底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截至8月底,已投资101万元,完成了朝圣门外街、工商局侧支巷、绅伶巷、朝圣路支巷、河东大道旁支巷、防疫站侧支巷硬化和排水改造等6项工程。和平路、宋家垸小区、龙池中学门口、武警中队支巷等处道路和排水设施新改建等6项工程已于8月15日全面启动。针对今年城区遭遇暴雨后内涝严重的情况,还适时增加了建设中路、将军南路、金龙大道(水毁工程)排水改造等民生工程。 解决居民住房难。因企业改制等多方面因素,麻城市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区下岗人员和居民存在着住房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市里整合上级拔付资金3395万元,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追加配套资金1306万元,对原未完工的廉租房抓紧施工,并启动新建廉租房项目;同时对应获租赁补贴的困难户进行入户登记和发入补助金。去年,国家下达麻城市廉租住房项目建设任务为552套、23420平方米。目前,地处龙池办事处西畈社区7栋、576套、2.88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工程现已全部封顶, 10月底以前可安排576户住房困难户入住新房。与此同时,今年还新建公共租赁住房80套,改造棚户区70户,可解决80户享受对象和70户棚户住房难的问题。市区还有3627户困难租房户将享受期末租赁补贴。 解决居民入厕难。麻城街道宽,绿化好,就是厕所最难找。 今年,麻城市筹资300多万元,选择商贸步行街、北正街、建设路、金桥大道等人流量大、居民相对集中的地段新建9座厕所,改建1座厕所。目前,金桥广场、北正街、建设东路3座公厕已竣工交付使用。商贸步行街军休所、建设路人大小区、金桥大道西段加油站、小金山公园4座公厕已启动建设。至今年底,麻城城区居民入厕难的局面将得到极大改善。 谈及城市发展的未来,麻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熊楚清满怀信心地说:“城市怎么建,市民说了算。不管城市发展规模多大,我们将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放在首位。今后几年,我们将至力于围绕建设名城强市战略目标,以开发西城新区为依托,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主题月活动为载体,科学经营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麻城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商、宜创业的新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