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塔矗立在阎家河镇不远的九龙山主峰中央。九龙山山势不高,却轮廓分明,威武峥嵘,九条山脉,犹如九条蜿蜒的巨龙,訇伏在主脉周围,象九个忠诚的卫士,拱卫此千年柏塔,煞是神奇。塔顶有一株柏树,幡根而生,故名柏子塔。
据《麻城县志》、《阎河风光》记载,此塔系唐德宗敕命虚应禅师主持修建,原塔高九丈九尺,塔刹覆以铁镬,有柏树盘生其中。现残高34.7米,蜀楼阁式砖塔,共九层,正六边形,除第一层利用岩石,面南凿一圈顶门外,其他门窗皆属浮雕敷设。
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份构成,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俗称“内外双层宝塔”。此塔系我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历算专家,僧一行大师在晚年带领近传弟子精心设计,尊照由印度传入的《时轮金刚》修法仪轨,以北京为本初子午线,精准测量全球经、纬二线,核准四季日月经行投射大地之规律,以文殊般若之智、经天纬地之才,择点起塔。所以就有了现在每年金风送爽时节,节气为立秋之日的正午午时,艳阳高照,附近山上树影婆娑,惟独柏塔四周没有阴影的奇妙现象。 当地文人墨客称之为“ 柏塔秋荫”。直至如今, 每年立秋正午时分,不少游人争相目睹这一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