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世昌 刘汉泽 摄影:记者程铭)27日晚8时许,荆州市宝塔湾长江段,两名男子不慎滑入江中。三位市民奋勇跳入江中营救,其中包括一对来自长江大学的父子。不幸的是,虽然众人拼尽全力,但仍有一名落水者不幸溺水身亡。 夜晚江面有人呼救 27日晚7时30分许,荆州长江大学职工王玉玺与儿子王军等一家6口,到宝塔湾江边乘凉。此时这里已聚集着数百名市民,享受着习习凉风,还有人在江边戏水。 晚8时许,天色渐暗,王玉玺隐约听到上游不远处传来呼救声。只见离岸不远的江中有两名男子随浪浮沉,一名女子站在岸边,好像正对二人说着什么。“这段江这么危险,怎么还会有人游泳?”王玉玺虽感意外,却并未在意。“救命!”很快,呼救声再次传来。王玉玺这次听得真切,转头望去,江中的两名男子已开始下沉。 父子接力跳江救人 “有人落水了!”56岁的王玉玺来不及细想,飞快冲到事发地点。年轻时曾在部队荣获游泳亚军的他,连衣服鞋子都顾不上脱,一跃跳入江中。此时,落水者已漂离岸边20多米。 王军当时正牵着2岁的侄儿在附近玩耍,见状急忙赶到江边。他盯着江面,见水面露出两名遇险者的头,却一直不见父亲露头,顿时着急起来。“父亲水性好,救个把人没问题,但救两个人就危险了!”他让侄儿站着别动,不顾自己水性不好,也跳进水中。 原来,王玉玺游到落水者身边后,被二人分别抱住头和胳膊。他难以挣脱,只得奋力将二人托出水面,挣扎中连呛了好几口水。 又一英雄奋勇站起 事发时,沙市港客货运输总公司员工卫斌正在百米外的一条餐饮船上进行安全巡逻。“我看到一名老人跳入水中后,赶紧拿了个救生圈往现场跑。”他说,当他赶到现场,王玉玺父子已将落水者推到岸边,几名群众试图援手。但由于护坡长满青苔,又陡又滑,水中四人都无法上岸,且体力严重透支,十分危险。 卫斌将救生圈丢给一名男子,另一名男子则再次飘离岸边。虽然当时天色已黑,他还是不顾危险,跳进江中,向那名男子游去,将其再次拖到岸边。 一落水者不幸溺亡 就在卫斌救人的同时,岸上群众合力将王玉玺拉上岸。由于身患心脏病和轻微中风,他已几近昏迷。王军体力稍好,拉住群众伸来的扫把柄,也爬到了岸上。 此时大家才发现,除卫斌救起的落水者外,另一落水者仍未上岸,而江中已不见有人挣扎。 120急救人员将王玉玺等人送往医院救治。昨日上午,搜救人员打捞出落水者吴志钢的遗体。 记者采访时,曾有市民称,还有一名营救者没有上岸。但长航公安局荆州分局称,事发后他们立即展开调查,没有证据表明有救人者失踪,也未接到失踪报警。 据了解,溺亡者吴志钢系东北人,在荆州某公司上班。事发时,他与两名同伴在江边玩耍,不慎落水;男同伴下水营救,一同遇险。 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病床上的王玉玺。他刚刚从医院回家,十分虚弱。 他说,他是河北人,1980年从部队转业到长江大学后勤处工作;儿子王军31岁,从长江大学毕业,目前在该校保卫处工作。 “如果不是护坡太滑,耗费了太多体力,我一定会将他们都救起来。”王玉玺轻轻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自责。他似乎已经忘记,如果不是他不顾年高带病,拼尽全力将两名溺水者推到岸边,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 王玉玺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几年前,在荆州一次拥挤事故中,他正好在现场,冒着被踩踏的危险救出一名倒地受伤的女青年。事后,单位要奖励他,被他拒绝。 去年,长江大学“10·24”事件发生当天,他闻讯赶到现场,一直守着三名大学生的遗体打捞上岸。“看得我直掉泪,这么好的伢就这样没了……”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说起“10·24”英雄群体,王玉玺激动起来。那几天,他每天白天下班后就赶到殡仪馆,晚上则随着同学们一起到江边凭吊,并先后三次为英雄家属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