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兴渠)日前从洪山区传出消息,南湖近两年将有“大动作”,包括启动清淤工程,对岸线进行整治修建景观道路,以及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扩容等。昨日,该区水务局一负责人证实此消息,并称南湖清淤工程年内将会上马。 淤泥超过一千万吨 洪山区水务局一份材料称,南湖湖底淤泥积层过厚,水下寸草不生,武汉拟对南湖86.8万方、超过一千万吨的淤泥,通过干塘晒湖的方式(先排水晒湖,再进行干塘清淤,然后再进行水体交换)进行清除,以使南湖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基本控制,整个工程总投资在8000万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水下地形测量、湖底泥质监测等前期工作已完成,“而清淤的具体规划、安排等,现在正在讨论当中,整个工程今年内应该会启动。”该区水务局一负责人介绍。 沿湖建设滨水休闲空间 洪山区近期还将投资3.2亿元,对南湖岸线进行大范围“整治”——采用在沿岸建设环湖景观道路和景观节点的方法,建设南湖滨水休闲空间,建成后,市民可在此散步、娱乐。整个工程规划实施8公里,占地面积达34万平方米。 沿珞狮南路的湖滨,在前几年就铺石板、种花草,修了数米宽的亲水路,新的道路是否也如此建设,目前尚无定论。 扩建龙王嘴污水处理厂 南湖边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也将扩建。洪山区环保局介绍,目前每天从南湖周边的排污口入湖的污水,约为30万吨,而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只有15万吨,目前计划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龙王嘴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并相应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收集管网,提高尾水出水等级。整个扩建工程将投入3.7亿元。 ◇记者手记 南湖治污:先诊病根后开方 被誉为“百湖之城”的武汉,曾有许多清澈见底的湖泊。然而近年来,不仅湖泊总量迅速下降,水质恶化也很严重,南湖无疑是一个广为市民诟病的代表——从2004年开始,这里的水质已连续6年沦为劣五类。 昨日,记者走在中南民族大学靠南湖的路上,只见湖水污浊,呈现深黑色,湖里的东西根本看不清;靠近岸边的地方漂着不少死鱼,有些已经开始腐烂,还有其他垃圾也“聚集”在此。 中南民大一名大三女生捂着鼻子说,高考期间一场暴雨后,南湖出现蓝藻、死鱼,臭味远飘百米之外的宿舍。谈起南湖,洪山区科协一位工作人员也很遗憾:“十几年前,我们还在里面游泳,现在一到夏天办公室根本不敢开窗。” 由于南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丧失自净能力。而耗资千万元、2006年完工的南湖截污工程,由于管网设施不配套等原因,未能将污水全部截住,成了政协委员所诟病的“表面工程”。 长期关注南湖问题的洪山区水务局原总工程师黄金培认为,治理南湖的关键在于清淤、截污等方面的综合整治,而不是“媒体和老百姓曝光什么就整治什么,这里搞点,那里弄点”。黄金培说,污水处理系统应尽量完善,“现在连雨水和污水都没有分开,把雨水也当污水在处理,增加处理量的同时还浪费钱,这怎么行呢?” 对于南湖死鱼问题(本报今年5月10日、12日、13日曾连续报道),黄金培也有自己的看法。“四类以上的水体,对人的皮肤都有影响,怎么能搞养殖?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使渔民转型。”本报记者 王兴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