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麻城天气预报

麻城热线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麻城热线 麻城热线 麻城资讯 政策法规 查看内容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创建全省畜牧大市的意见

2010-5-23 17:33| 发布者: | 查看: 928| 评论: 0

摘要: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创建全省畜牧大市的意见

麻政发〔2007〕2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全省创建畜牧水产大县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抢抓畜牧业发展新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畜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大做强我市畜牧产业,促进养殖户增加收入和市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全省畜牧水产大县的意见》(黄政办发〔2007〕86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创建全省畜牧大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创建全省畜牧大市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增加养殖户的收入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和建设畜禽养殖板块基地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着力发展畜牧养殖加工业,配套完善畜牧业的技术推广体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大力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切实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努力形成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发展质效更加显著、辐射带动更加有力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新增肉牛出栏1万头以上,新增肉羊出栏4万只以上,新增出笼家禽100万只以上,每年平均新增畜牧业产值1亿元以上,畜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62万头,肉牛出栏达到11万头,肉羊出栏达到10万只,家禽出笼达到400万只,禽蛋总产量达到3万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生猪、肉牛生产进入全省畜牧大县(市)行列。
    到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肉牛出栏达到15万头,肉羊出栏达到25万只,家禽出笼达到1000万只,禽蛋产量达到10万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构建五大畜禽养殖板块基地。
    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走特色之路,重点建设五大优质畜禽养殖板块基地:一是麻中南优质三元猪板块基地。重点是鼓楼、龙池桥、南湖、中馆驿、铁门岗、宋埠、歧亭、白果、夫子河等乡镇办,力争生猪养殖量占全市生猪养殖总量的50%以上。二是麻东优质黑猪板块基地。重点是龟山、盐田河、木子店、张家畈等乡镇,力争生猪养殖量占全市生猪养殖总量的30%以上。三是优质肉牛板块基地。重点是顺河、乘马岗、黄土岗、福田河、阎家河、三河口和铁门岗等乡镇,力争肉牛出栏占全市肉牛出栏数的40%以上。四是优质肉羊板块基地。重点是顺河、黄土岗、福田河、夫子河、铁门岗等乡镇,力争肉羊养殖量占全市肉羊养殖总量的30%以上。五是优质家禽板块基地。重点是龙池桥、南湖、宋埠、中馆驿、铁门岗等乡镇办,力争家禽养殖量占全市家禽养殖总量的50%以上。通过狠抓五大优质畜禽养殖板块基地建设,着力创建一批年出栏生猪10万头、牛1万头、羊1万只、家禽100万只以上(具备条件之一即可)的畜牧大镇。

    (二)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
    一是以实施生猪生产“个十百千”工程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养殖大户。为促进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我市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大力实施生猪生产“个十百千”工程。即大力发展1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猪场、10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的猪场、100个年出栏生猪500头的猪场和1000个年出栏生猪100头的猪场。各乡镇办和市畜牧部门要采取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鼓励专业户由兼业饲养向专业饲养转变,鼓励专业场由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饲养转变,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积极投资兴建大型养殖场。通过大力实施生猪生产“个十百千”工程,使全市规模猪场数量达到2000个,年出栏量达40万头,占总量的50%以上。二是大力培育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在积极发展养殖大户的同时,要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分户经营、统一服务”的模式,引导养殖户从庭院走向村外、走向田间,培养发展一批畜禽养殖小区。每年要新建畜禽养殖小区3-5个,重点新建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猪小区和存笼蛋鸡5—10万只的蛋鸡养殖小区。2007年计划新发展养殖小区5个。每个乡镇办每年要有计划地发展1个以上畜禽养殖小区,到2010年全市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数量要达到50个以上。

    (三)大力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影响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投入大,又涉及到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基础性和社会性的事业。要实施畜禽良种工程,重点要抓好畜禽良种选育和扩繁工作,建设畜禽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自主繁育和供种能力。要抢抓国家扶持母猪生产的机遇,大力发展母猪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场。要逐步建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种公牛站-配种站等科学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成一批畜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成以区域集中测定为主体的种畜禽性能测定体系,建立种畜禽质量检测站。当前首要是加强禽畜改良网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品种改良,通过完善扶持引导政策、提高冻精改良技术、取缔劣杂公牛配种等措施,深入推广黄牛冻精改良和生猪人工授精工作。同时,要强化种畜禽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农户利益。通过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畜产品产量。
    
    (四)大力强化畜禽科技服务。
    畜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力度,要以畜禽养殖经营大户为主要对象,以培育养殖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经常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大力推广普及畜禽养殖科技知识。要建立畜牧科技入户联系制度,对重点规模大厂(场),要派驻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要开展科技兴牧示范工作,建立一批科技示范点和市、乡、村三级科技示范体系,通过丰收计划、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科技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畜禽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突出抓好优质瘦肉猪生产技术、绿壳蛋鸡高产配套技术、肉牛、黑山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每年召开市乡两级畜牧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全市每年培训1000名科学养殖能手,推广畜禽养殖技术,着力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水平。

    (五)大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办和市畜牧等有关部门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服务、反应快速、防控有力”的工作责任制。要真正落实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乡镇防检“以钱养事”经费,并逐年增加动物防疫经费的预算。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依法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做好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的强制免疫工作,指导、督促养殖户搞好畜禽防疫,确保养殖业的生产安全和稳定发展。重点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系统、动物疫苗及其保存运输冷链系统、动物防疫监督和兽医监察及残留检测系统建设,在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动物疫情诊断测报体系、动物疫病预防体系、重大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保护监督体系。市区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组织好家畜恶性疫病的重点防治,使重点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六)大力抓好畜禽产品加工流通。
    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以市肉联厂为基础,面向畜牧业发达地区和畜牧业大公司,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外向型肉牛、肉羊、禽蛋深加工等项目,引进加工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培植一批养殖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特别是要突破畜禽产品加工薄弱环节,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扩大规模,推动畜牧产业的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植各类流通主体,抓紧培养、建立一批畜牧营销队伍和专业协会、经纪人、乡村合作组织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大户、运销大户、中介协会、营销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一批肉牛、肉羊、仔猪、禽蛋交易市场,搞活养殖产品流通。积极发展产销直挂、配送销售、订单养殖、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展养殖产品产销、产加对接活动,帮助养殖业主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要坚持放开市场,建立鲜活养殖产品绿色通道,扩大畜禽产品对外销售。要积极创建优质养殖产品品牌,组织好绿色和无公害养殖产品的申报与认证,抓好养殖产品商标注册,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现有品牌,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市优势特色养殖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力争通过3—5年努力,打造1—2个在全省、全国市场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

    (七)大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各地要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黄冈市出台的扶持政策。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持标准化养殖重点户、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小区、重点养殖大户,实行“以奖代补”,优先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我市为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实行的“以奖代补”优惠政策是:对存笼2万只鸡以上的养鸡大户,市财政按每只鸡奖励0.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年出栏1000头猪以上的养猪大户,市财政按每头猪奖励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存栏100头肉牛的肉牛养殖大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5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存栏100只羊以上的养羊大户,市财政按每只羊奖励3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由市畜牧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制订具体的验收兑现办法,进行验收兑现,落实“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给市畜牧局安排30万元资金,用于畜禽品种改良,扶持发展现代畜牧业。
    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工作合力。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畜牧养殖扶持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畜禽养殖小区用地,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除兴建永久性建筑物外,按农业用地管理,优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交通部门要将重点养殖小区、厂(场)的道路纳入村级道路建设范围,予以重点倾斜;环保部门要将养殖小区治污纳入规划,统筹解决;畜牧部门要搞好技术指导,开展技术服务;供电部门要为养殖小区建设提供用电支持和政策优惠;农村能源建设部门要优先安排养殖大户兴建沼气池;财政、税务、物价部门要清理针对养殖业的不合理收费;金融部门要结合养殖业发展特点,优先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大场大户、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保险公司要认真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并要积极探索其他养殖项目的保险业务;商务部门要为外销出口养殖产品做好服务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偷盗牛羊、生猪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养殖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新闻宣传媒体要加强对创建畜牧大市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八)大力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创建全省畜牧大市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市长李开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李柱阳和副市长郝胜勇为副组长的麻城市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办、畜牧局、农办、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扶贫开发办、科技局、招商局、国土资源局、供电公司、环保局、能源办、农发行、农行、信用联社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由市畜牧局局长向前宏担任办公室主任。市畜牧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督办,及时解决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市畜牧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争创全省畜牧大市的工作任务,各乡镇办要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创建畜牧大镇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相应成立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争创畜牧大镇的目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理清畜牧产业新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本乡镇办创建畜牧大镇的工作规划和创建方案。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工作专班要全力抓,进行周密部署,大力扎实推进,层层分解任务到村,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兑现奖惩,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路过

握手

雷人

鸡蛋

鲜花

QQ|无图浏览|小黑屋|联系我们|广告报价|免责声明|新手上路|手机访问|麻城热线 ( 鄂ICP备12016569号-1  

鄂公网安备 42118102000134号

GMT+8, 2025-5-16 07:34 , Processed in 0.1544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麻城热线 X3.2 © 2001-2014 湖北锐火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