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湖北省重点乡镇——麻城市宋埠镇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等综合发展水平情况,我们于7月20日至24日对麻城市宋埠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对政府、企业、镇区居民、菜农等开展了问卷调查、文献调查、以及走访等形式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其中,结合宋埠镇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考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带动力量,为准确、深入掌握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以期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对该镇的菜农及宋埠镇农办、麻城市农业局等相关机构及个人进行了重点调研。 二宋埠镇综合发展现状 (一)宋埠镇简介 湖北省麻城市是一个农业市,位于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全市总面积3599平方公里,人口120万,耕地80万亩。 宋埠镇位于麻城西南门户,地处鄂东举水之滨,历史上有“小汉口”之称。1991年、1998年两次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乡镇”,2004年被国务院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106国道、京九铁路汉麻线、沪蓉快速铁路、合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武汉百余公里。总人口7.8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万人。200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20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8.2亿元,农业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000余元。1996年,原****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视察该镇龙头企业,2002年,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该镇高效农业示范区。 该镇是麻城市蔬菜板块建设核心区的核心乡镇,被纳入黄冈市“五带十区”和麻城市“三大板块”建设的规划之中。该镇位于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下水源丰富,有机肥充足,交通便捷,有一批科技种菜示范户和依靠种菜致富的典型,有一支长期从事蔬菜技术、蔬菜生产物资和蔬菜销售服务队伍,正因如此,近年来,该镇举全镇之力,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二)农业发展现状 该镇农业发展现状,主要是以下几点: (1)政府认真落实农村政策,促进三农工作。2005年该镇按上级要求,全面取消农业税、将粮食直补资金412813元和种粮补贴资金276550元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顺利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将全镇40833亩耕地依法延包到12997个农户,将80969块土地确权到户。 (2)政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5年全面启动该镇新田铺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半年努力全面通过上级检查验收。项目区建桥52座,新建道路一条,维修道路18条记 18000米,工程投资共计260元。同时搞好植树造林及森林防火工作,2005年全镇植树13万株,嫁接板栗20万株,建立、健全森林放火工作,2006年上半年全镇基地造林200亩,植树15万株,板栗嫁接10余万接穗,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网络结构,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实现了重大森林火灾零的突破。落实畜禽防疫工作,2005年全镇畜禽防疫达到99%,妥善处理了拜郊村鸭死亡事件,实行了禽流感报告工作;2006年全镇进行了春防和夏防,防疫面积达99%,特别是禽流感防疫工作,覆盖率100%。 (3)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进展,种植业结构开始趋向合理和优化。 在种植业内部,基本确立了该镇特色经济新格局,农产品品质方面得到明显提高,蔬菜、水果等品种的优质品率有较大提高;种植业模式进一步优化,高效种养方式不断被老百姓认识和利用,间作、套种、生态立体养殖等高效种养模式面积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根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根据地域特点和种养习惯围绕蔬菜建立特色产业取得交好成效, (4)实行农业产业化,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特色基地已初现规模。近年来,该镇举全镇之力,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截止目前,该镇共发展蔬菜专业村10个,形成了以彭店、大路河两村为中心、沿106国道的蔬菜基地带.基地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反季节大棚面积1万亩,露天蔬菜3000亩,大棚使用微滴面积2000多亩。主要产品有反季节辣椒、大白菜、番茄、黄瓜、大蒜等10多个品种,常年产无公害蔬菜5万多吨。该镇大棚的主要栽培模式是:"春提前+秋延后",春早熟主要种植品种是辣椒(占85%)、茄子(占8%)、番茄(占5%)、黄瓜(占5%)、豇豆(占1%)、其它占1%;秋延后主要种植辣椒(占85%)、番茄(约占15%)。 目前,该镇蔬菜产业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首先,基地规模不断壮大,1998年该镇大棚蔬菜总面积只有1200亩,而2006年其大棚蔬菜面积已达1万亩,基地规模迅速扩大 。在2006—2010年之间,该镇将规划新发展大棚500亩、600亩、 700亩、 800亩、 900 亩,五年预计将共发展3500亩;其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地坚持标准化建设,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开展节水农业项目,实行管道输水,使用微滴节水技术,修建微灌示范区、喷灌区。再次,蔬菜渠道不断拓宽,目前,该镇蔬菜主要销往安徽、河南及本省的武汉、黄石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外地长期前往该镇运菜车辆达50多台。同时该镇还投资35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年吞吐量达20万吨的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还成立了蔬菜生产销售协会和大别山蔬菜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初步形成以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以及蔬菜协会为纽带的外联大市场,内联大基地的市场营销网络。 (5)农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种菜效益明显提高。2003该镇大棚蔬菜平均亩产值4335元,平均亩纯收约1800元(平均亩投资约2500元左右),2004年平均亩产值6568元(平均亩投资2800元左右),平均亩纯收约3800元,约20%的大棚种植户亩产值达10000元,亩纯收7000元;2005年平均亩产值达到了11500元,平均亩纯收8000元左右,约5%的农户亩产值达15000元,亩纯收11000元。该镇彭店村村民李则惠4.0亩大棚,2005年春早熟种辣椒3.2亩、番茄0.4亩、茄子0.4亩、一季收入1.9万元,亩产值4750元;延秋一季35800元,两季共收54800元,亩产值13700元。该村李则国种两季辣椒各1.8亩,早熟一季收入10500元,延秋一季收入约20000元,两季共收30500元,亩产值达到16940元。 不难看出,蔬菜产业是该镇农业的特色之处和重点。在某种程度上说,该镇农业发展,乃至整个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而宋埠镇的蔬菜产业化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如何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程度低。 蔬菜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较好,但随着各地种植规模的急剧扩大,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市场问题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现在销售形势好并不等于将来前景好,如不在市场萎缩前,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加快蔬菜的深加工,形成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一旦市场萎缩,菜农将损失巨大。因此,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蔬菜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